别“漾”思政 | 吹响集结号,抓住“主战场”,种好责任田
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,我院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。为了做到“停课不停学”,旅游管理系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,确立了“大格局、主力军、主战场”的工作思路,达成了“守好一段渠、种好责任田”的共识,力求形成“系部有氛围、专业有特色、授课有风格、成果有固化”的工作局面。
与时代同频共振,建好思政“大格局
为了推动疫情防控要求和教育教学管理落实落细,系部负责人刘涛先后开了八次“疫情防控战时状态应对部署”会议,要求各部门落实硬任务,提出了系部工作“123”要求,即一个“强化意识”、两个“融合”、三个“关注”。
一个“强化意识”,即强化‘三明三强’意识,要求全系师生牢记“明方向 明规矩 明底线 强担当 强本领 强执行”;两个“融合”,一是融合课程建设,即课程与思政有机融合,二是融合社团活动,丰富和充实学生业余生活;三个“关注”,关注时代热点、关注团队建设、关注心理健康。系部工作“123”相辅相成,凝成一条主线,有效解决了开展线上课程思政建设初期束手无策的困难局面,为系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与团队同向同行,抓好教学“主力军”
在“守好一段渠、种好责任田”的思想引领下,全系教师积极探索,课程思政意识在老师们的心里逐渐生根发芽和向上生长。
比如这次疫情期间,酒店管理教研室邢丽老师在课程《邮轮休闲娱乐管理》中引入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案例,强调团队重要性,自然引导学生在抗击疫情形势下更要团结一心。
邢伟凤老师在课程《酒店休闲服务与管理》中介绍周庄时,通过解读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。
王飞飞老师在课程《前厅运行与管理》中讲解前厅部员工外部形象时,引用培根名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美的深层含义。
王燕燕老师在课程《邮轮旅游地理》中介绍全球三大邮轮公司时,突出中国在世界邮轮行业的整体地位,培养学生爱国情怀。
李丛丛老师作为最年轻的导师,为“小伙伴们”送上最温暖的关心等等。
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教研室负责人宋爱辉老师的带领下,教研室“十朵金花”群策群力,发挥一线教师团队力量,守正创新,主动作为,推动课程思政团队建设工作落到实处。
与课程深度融合,守好线上“主战场”
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教师,教师担负着启智润心的任务,做好此项工作需要“教育者先受教育”。张超老师在《胶东红色文化》课程中讲到事例“杨璐奎事件”和“智阻美舰登陆烟台”时,延伸到最新时政热点和外交问题,汇聚“大思政课”的强大合力,引导学生胸怀天下,彰显学院和系部“学党史、讲党史、用党史”的成果。
张艳娜老师重构课程《餐饮服务与管理》,确定课程思政主线和课程思政目标。系部教学科负责人王绚丽老师说:系部教学科当前任务是抗“疫”和“育人”两手抓,从中寻找差距和摸索方向,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作为我们系部一项长期和常态的工作,从而打造课程思政“价值链”。
2022年的这场疫情和线上授课对于我们的学生和全体教师而言,也是一个汲取成长力量的良机。旅游管理系全体教生将以抗击疫情作为教育契机,使命在肩,初心不改,千里不殆,共同书写一份令人满意的抗“疫”答卷。